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90篇
工业经济   87篇
计划管理   383篇
经济学   1010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349篇
农业经济   55篇
经济概况   53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2.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制造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带来的颠覆性创新效应,既能把握市场先机,也易于实现“创新逆袭”。智能制造如何赋能企业颠覆性创新?围绕这一问题,以海尔集团深度访谈质性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对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进行编码,结果发现,生产模式变革、组织结构演化、合作网络创新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理论模型,解析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与演化机理,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好地激发自身智能制造潜能,推动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杨娟  杨波 《技术经济》2023,42(7):52-64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那么,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我国第三产业的供需矛盾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从原来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转变为弱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但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为了刺激服务需求上升,政策取向应该是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降低服务产品价格,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调整工作和休假时间,促进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支持和鼓励服务产品出口.为了增加服务供给,政策取向要进一步在资金上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技术、制度等综合要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选择、有重点地鼓励对国外服务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55.
产业销售起飞研究——以绿色农业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昶 《商业研究》2008,16(1):211-213
近年产业销售起飞机理成为产业组织和市场营销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分支有:以产品销售扩散研究发展成的经典的Bass模型,但产品销售起飞本质上是个二分事件,所以扩散流派并没很好倡导和揭示起飞机理;Golder等人不仅提出起飞概念,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借用生存分析等技术,并取得重大进展。采用"起飞阈值"法对绿色农业产业销售时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农业产业在2002年实现产业起飞。  相似文献   
56.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link between foreign ownership and firm exit during crises, using a longitudinal micro dataset over an 18-year period. We address two main questions: first, if foreign affiliates have different failure rates than domestic firms during economic downturns, and second if the foreignness effect differs between two different economic downturns. The results partially confirm the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argument, suggesting that when the crisis was more pronounced at home than abroad, the differences in hazard rate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firms reduce. The footloose argument is also only partially confirmed. For policy makers, our results on survival dynamics during crises are not against policies stimulating inward investment. There is no need to fear that foreign firms destabilize more than usual the host economy during economic slowdowns by immediately closing down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5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21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eighteen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of time 1990–2006. We assume that the source of TFP growth can be either domestic or foreign innovation or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Trade openness, R&D, and human capital can have two effects: a direct effect on TFP (e.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an indirect effect depending on the productivity gap between a given country and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We find that tougher domestic competition is alway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ectoral productivity. Both import and export penetration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TFP. However, 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higher TFP is materialized are different: export penetration works through level effect, while import penetration acts mainly when conditional on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al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is not trivial.  相似文献   
58.
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可以总结出其具体路径。选取1985-2017年中国年度数据和1960-2017年美国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广义和狭义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之间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可以得出高质量发展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即拓展并细化产业转型升级维度;注重不同产业间的配比,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配比;重视并确立制造业的根本地位;提升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  相似文献   
59.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视角选取2012-2016年中国、德国、美国“互联网+制造”模式11项产业政策为分析样本,对比顶层政策的高效性、合理性。研究发现,人才培养仍然是各国政策的关注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角色至关重要,政策出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创新性更重要。最后,提出中国政府利用“互联网+制造”模式发展契机,通过细化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制造和技术传承新范式等促进制造业良性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0.
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视角,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7年)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入相同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尤其体现在技术投入要素作用效果上。这就意味着,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使用相同的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低效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有针对性地分配创新要素,对于实现创新要素最大效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尤其关键。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